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贴近民生实事,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尽责。立案的1271件提案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进一步扩大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知情度和参与度,便于各界群众“看提案、知提案、评提案”,进而推动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通过【提案摘编】栏目,陆续刊发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部分提案内容,敬请关注。
【关于支持发展“手机菜篮子”,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提案】
疫情发生后,线上生鲜食材零售“无接触”方面的优势,给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购买渠道和丰富的产品供给,1小时内配送到家的速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消费者购买生鲜食材的渠道从线下逐渐向线上转移,出现了“手机菜篮子”,而且用户粘性不断增强。
虽然“手机菜篮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随着居民需求的大量增加,对生鲜电商平台的产品服务运营体系、冷链运输能力、配送网络体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北京市工商联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目的
维护居民“菜篮子”稳定安全,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生鲜电商平台的产品服务运营体系日趋完善、冷链运输能力逐步增强,“手机菜篮子”更好服务居民即时性生鲜需求。
现状
01 居民采买食材的综合成本较高;
02 智慧物流、生鲜智能自提设备等相关配套尚未完善;
03 生鲜电商平台前置仓缺乏标准性认定;
04 针对线上平台的相关管理政策仍不健全,无法完全适应“手机菜篮子”的快速发展。
分析及建议
01 将“手机菜篮子”项目纳入惠民工程
目前,以生鲜服务app为代表的“手机菜篮子”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可满足疫情后行动困难群众买菜难问题,适于各地服务居家养老、“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
建议将其纳入“菜篮子工程”“生鲜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惠民工程,按照食材采集量对生鲜服务平台予以补贴,让利于民,降低居民采买食材的综合成本,有效满足居民即时性生鲜需求。
02 提升配送运力鼓励“手机菜篮子”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
建议引导和支持写字楼、住宅小区、高校、医院等单位统一设置快递、外卖无接触自提点,大力推行无接触配送服务。配送工具方面,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对接各地快递协会,积极推进电动三轮车备案,快速提升企业运力,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03 推广新模式将前置仓标准纳入行业标准项目计划
按照2020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北京市将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和壮大“互联网+生鲜”的消费新模式,引导线上企业推广前置仓等新模式。
目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行业专家已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前置仓管理规范》,建议进一步拓宽经营品类渠道,允许办理了餐饮经营许可证的站点经营现制现售食品,并将前置仓标准纳入商务部《2020年流通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助力“手机菜篮子”更好服务民生需求。同时建议对手机菜篮子的选址准入、网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大仓分拣、智慧物流、生鲜智能自提设备等给予政策支持。
延伸阅读:
- 提案摘编|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疫情后期支持和帮助北京市中小企业恢复和发展
- 提案摘编|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首都北京优先发展全球“硬科技”中心 并就加快布局相关产业链提出实施对策
- 提案摘编|民进北京市委建议深化农村建设用地改革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提案摘编|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加强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科研体系建设 提升首都科学防控能力
- 提案摘编|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保障机制 促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更好实施
- 提案摘编|民革北京市委建议北京市要有一定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 提案摘编|民盟北京市委建议加强中轴线文化廊道利用 为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支撑
- 提案摘编|北京市工商联建议建立健全智慧医疗体系 为首都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赋能
- 提案摘编|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研究 高质量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
- 提案摘编|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
- 提案摘编|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加强北京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
- 提案摘编|民革北京市委建议以“两区”建设为契机 加快推动北京数字贸易发展
- 提案摘编|民盟北京市委建议进一步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提升首都社会化治理水平
- 提案摘编|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 助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案摘编|民进北京市委建议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