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提案摘编|民革北京市委建议北京市要有一定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2021-02-22 09:47 北京政协

来源标题:【提案摘编】民革北京市委建议北京市要有一定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贴近民生实事,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尽责。立案的1271件提案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进一步扩大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知情度和参与度,便于各界群众“看提案、知提案、评提案”,进而推动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通过【提案摘编】栏目,陆续刊发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部分提案内容,敬请关注。

《关于居安思危,北京市要有一定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北京作为人口总量超过2000万的超级大都市,确保一定比例的鲜活农产品自给,是确保首都政治安全的重要考量。

为此,民革北京市委建议压实责任,尽快出台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意见。

目的

菜地有保有量,鲜活农产品有自给率,应急供给、质量安全有保障。

现状

01 鲜活农产品自给率在20%以下的低位水平,猪肉最低为2.5%左右

近十年来,北京市蔬菜生产量每年减少20万吨左右,水果产量下降50%,鲜活农产品供给水平持续下降。2020年采取了系列调控措施“止跌回升”,但鲜活农产品自给率仍偏低,八成以上靠外埠调剂。截至2020年9月,生猪存栏量13.6万头,而全年生猪消费量为1000万头,生猪保有量仅占需求量的2.5%左右。

02 居民消费调查有缺失,鲜活农产品自给率测算有偏差

北京市已多年未开展全面的鲜活农产品消费调研,对居民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信息掌握不足。以蔬菜为例,2019年全市产量115万吨,按照不同的标准测算:人均消费量106公斤(按营养水平标准)、228公斤(典型市民抽样调查)和365公斤(根据大型批发市场调研数据推算),蔬菜自给率分别为33.4%、15.5%和9.7%,结果差别较大。

03 缺少系统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政策框架。

世卫组织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期为3个月。以3个月作为鲜活农产品供给的基本保障期,其自给率理论值约为25%,本市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

分析及建议

01 制定鲜活农产品自给率的底线标准

建立以3个月保障为底线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指标和底线标准。结合生产供给能力、营养水平和饮食结构,开展本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基础课题研究,制定合理的自给率目标,确保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增强首都社会安全稳定和治理能力。

02 建立鲜活农产品第三方监督考核机制

制定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恢复蔬菜和生猪产能、补齐“菜篮子”工程建设短板,尽快将各相关区肉猪出栏任务、蔬果生产水平等纳入鲜活农产品考核指标范围。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客观评价各区“菜篮子”工作成效,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整改。

03 加快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科技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或植物工厂,适度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农业(UVA),增强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能力。健全鲜活农产品目标价格和巨灾补偿保险机制。在外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划定环京“1+1”小时车程全产业链农业保障圈,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政策,构筑非常时期农产品供应安全屏障。

04 做好鲜活农产品应急储备工作

菜篮子产品多不耐储,这也是坚决保证“菜篮子”产出能力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大肉禽蛋的储备量,着力建立“政府委托,企业代储,社区小藏,家庭自备”的多层次储备体系,实现政府储备、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社会储备相结合。在储备品种结构上,应以猪肉为主,牛羊肉、禽肉为辅。

05 完善鲜活农产品供给信息共享平台

优化“菜篮子”生产基地布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和监控体系,与环京“1+1小时”农业保障圈“菜篮子”平台有机结合,高度重视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合作社,特别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与发展,构建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城市社区的电商直销系统。

北京政协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