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贴近民生实事,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尽责。立案的1271件提案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进一步扩大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知情度和参与度,便于各界群众“看提案、知提案、评提案”,进而推动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通过【提案摘编】栏目,陆续刊发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部分提案内容,敬请关注。
【关于首都北京优先发展全球“硬科技”中心和加快布局相关产业链的实施对策的提案】
“硬科技”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全面自主突破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标尺,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同时,“硬科技”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能否有效形成的核心抓手。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就北京优先发展全球“硬科技”中心和加快布局相关产业链提出四条实施对策。
目的
北京市将全面构建全球“硬科技”中心作为率先落实和引领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布局与“硬科技”紧密相关的创新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高端制造业产业体系。
分析及建议
01
将优先发展全球“硬科技”中心和加快布局相关产业链体系定位为首都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首要重大战略目标
优先发展全球“硬科技”中心,是现阶段首都北京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首要任务,可以为首都北京最终实现全球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奠定坚实基础。“硬科技”的基本特点不仅仅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中的“金字塔”塔尖部分,更是可以直接释放巨量的战略新兴产业、高端生产装备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服务业的重大发展机会。
02
将基础研究作为首都北京优先发展“硬科技”及其加快布局相关产业链最为重要的核心
首都北京需要在“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前瞻性地制定将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额比重的30%以上,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比重逐步提升到50%以上的发展目标。特别是要积极使用新型举国体制,持续性地全面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高强度财政资金支持。制定首都北京促进基础研究能力持续提升的“三步走”战略。基础研究经费从2018年的277.8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600亿元左右,2030年达到1000亿元左右,2035年达到1400亿元左右。同时,全面激活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创新活力。率先全面放开和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申请国家各种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等。优先构建与科研自由探索相匹配的科技管理治理制度、人才薪酬激励机制、财务报销制度等。将国家政府机构已经出台的各种科技管理制度精神的落实和细化,作为当前首都乃至京津冀区域内的一体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03
在北京南部区域产业带和京津冀协同产业带,全面布局与“硬科技”紧密相关的创新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高端制造业产业体系
北京南部区域产业带已经具备了诸多优势和基础条件,在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全面促进作用下,北京南部区域产业带恰好可以对接和承接全球“硬科技”中心所释放出的战略新兴产业、高端生产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关键零配件和关键材料产业等发展机会,将之作为完成北京制定的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提高到15%以上的既定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核心抓手,更可以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带。
04
率先发展以“耐心资本”为主要特征的新型金融体系、特色政府产业基金和多样化资本市场,打造首都北京特色的“耐心资本”金融中心
耐心资本是指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且对资本回报有着相对长期展望的金融资本。北京金融体系目前的关键弱点在于远远没有形成与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硬科技”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体系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率先发展以“耐心资本”为主要特征的新型金融体系、特色政府产业基金和多样化资本市场,打造首都北京特色的“耐心资本”金融中心,将之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塑造和提升首都优势和首都特色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的核心目标。
延伸阅读:
- 提案摘编|民进北京市委建议深化农村建设用地改革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提案摘编|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加强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科研体系建设 提升首都科学防控能力
- 提案摘编|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保障机制 促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更好实施
- 提案摘编|民革北京市委建议北京市要有一定的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 提案摘编|民盟北京市委建议加强中轴线文化廊道利用 为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支撑
- 提案摘编|北京市工商联建议建立健全智慧医疗体系 为首都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赋能
- 提案摘编|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研究 高质量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
- 提案摘编|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
- 提案摘编|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加强北京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
- 提案摘编|民革北京市委建议以“两区”建设为契机 加快推动北京数字贸易发展
- 提案摘编|民盟北京市委建议进一步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提升首都社会化治理水平
- 提案摘编|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 助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案摘编|民进北京市委建议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