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提案摘编|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疫情后期支持和帮助北京市中小企业恢复和发展

2021-03-01 09:42 北京政协

来源标题:【提案摘编】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疫情后期支持和帮助北京市中小企业恢复和发展

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贴近民生实事,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尽责。立案的1271件提案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进一步扩大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知情度和参与度,便于各界群众“看提案、知提案、评提案”,进而推动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通过【提案摘编】栏目,陆续刊发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部分提案内容,敬请关注。

【关于疫情后期支持和帮助北京市中小企业恢复和发展的提案】

突发的新冠疫情不仅威胁了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中国宏观经济、不同产业和微观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由于体量小、资金紧、抗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疫情后期,如何帮助北京市中小企业恢复发展,致公党北京市委从三方面详细展开。

目的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企业期盼,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推出更多激发市场活力的新招实招。了解企业的困难,为企业做好服务,提供帮助,给企业雪中送炭而不是设障碍、添麻烦。

现状

0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02 普惠性政策较少,政策执行不到位,企业获得感不高;

03 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尚未完善;

04 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部分干部缺乏产业思维,特别是对新业态、新产业认知不够,缺乏有效发展措施。

分析及建议

01 强化金融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加大政府层面的金融支持力度。首先,发挥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北京市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效应,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其次,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北京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批量在线开展政府采购项下融资业务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第三,鼓励市属或区属上游国企开放一些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如赊销、宽限回款,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第四,设立中小企业疫情救助基金和担保基金予以定向支持。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首先,鼓励银行、信托、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设立商业化的中小企业救助基金,针对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维持生存和恢复经营需要的时间和现金流周期特征,在还款期限、还款现金流分布等方面设计定制化的金融工具。其次,鼓励金融机构利用银税互动、北京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等平台,加大信贷支持。最后,对于事先没有保险、能够恢复经营的中小企业,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事后缴纳型产品等新的保险产品。

三是加快清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一是加强政府工程项目的审核,从源头上杜绝拖欠账款。二是出台政府和国有企业加快清偿及时支付款项的有关规定,从账款的支付时限、支付责任、处罚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02 解决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企业获得感

一是拓宽宣传渠道,深化政策宣传解读。依托各级政务服务网、APP、微信等平台,进一步拓宽政策宣传渠道。逐步建立政策推送机制,主动、精准地向中小企业推送政策信息。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政策培训会,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二是简化办事手续,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加快清理无依据、不合理、阻碍企业恢复和发展的程序和审批事项。梳理一批与企业恢复和发展的高频事项,统一办理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办理时限、所需申请材料等。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减免手续、简化流程。

三是增强政策的普惠性,提高企业获得感。针对企业最为关注的房租减免支持政策,建议包括国有、集体、民营在内的各类商业物业企业减免中小企业的租金费用。针对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扩大优惠范围,让提供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也能享受扶持政策。

四是建立政策沟通“绿色通道”,追踪政策落实情况。建立企业家反映意见诉求的“绿色通道”,提高纾困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利用大数据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分析研判政策的综合影响,从而综合施策、精准施策。

03 快速修复市场功能优化为企服务的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企业防疫。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督促企业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严格规范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开展助企服务。进一步推广“企业管家”、“企业服务包”等举措,主动靠前服务。

三是加大救助力度和采购力度。转变惠企补贴方式,从申请补贴转为应补尽补的直接补贴。落实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相关要求,提高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的金额和比例。

四是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鼓励中小微企业借助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服务客户,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激发消费潜力。政府部门联合平台企业和商家发放消费券,回补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遏制的消费需求。加大对光电芯片、人工智能等硬科技,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投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

延伸阅读:

北京政协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