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刘建中:开拓工美市场的“拼命三郎”(2)
2020-03-25 21:55 千龙网

替老妈扫大街

不过我到现在都不认为童年经历的那些是“苦”,其实家长最难。你想自己的孩子吃不上蔬菜,缺乏营养,最难受的还是家长。所以我有了那样的经历更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现在我母亲住在我的家里,依然很健康。我和我爱人每天都要为她洗脚。我参加工作以后,从来也没顶撞过我母亲一句话。她说的对或不对都不顶嘴,不对的可以不听。

我母亲是1918年出生的,她个子不高,但很善良。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很少用大道理去说教,可从我记事起,我妈就经常提“本分”两个字,要我守本分。现在社会上提这个词儿的人少了,但到了现在她还是经常跟我说,人活着就要“守本分”。

我记得“文革”那会儿因为父母成分不好,所有人都躲我们远远的,但家里原来雇的那些长工、短工都偷着救济我们。他们跑来给你送点这个送点那个……可以想想,这是为什么?尽管母亲没有文化,可她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我家有6个孩子,母亲哪怕吃饭都可以节省,但我们没有一个不让上学的。这点我们大家都很敬佩她,也很感激她。

环境的磨炼让我懂事得早,十四五岁那会儿,我们家所有的家务我就已经都能干了。大人能干的磨房、盖小厨房这些活我都能干了。

“文革”时我还帮我母亲挂一个很大的牌子扫大街,这一条街都归你一个人扫。到后来,我母亲还没起床,我们几个孩子就把整条胡同扫完了。等我妈起来一看很纳闷:谁帮着把街扫了?我有5个姐姐,我是老六,家里就我一个男丁。家里只要来了男客人都是我去陪着,从小就当大人用。

虽然那个时代叫“革命年代”,但是我们的经历十分坎坷。现在回想,很庆幸自己还是活着到了现在。尽管父亲没“扛住”,但母亲还在。

“文革”使得家里受到了那么大的冲击,我没有什么可依靠,什么都只能靠自己,练就了我独立自强的性格。现在来看我的童年真是历经苦难,曲曲折折走过来的。但我认为它是一支奋斗的“小曲儿”,现在回味起来,真的是一种很宝贵的财富。

在百货公司看仓库

到了1980年,我18岁。这年我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成为了良乡百货批发部的一名工人——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良乡是一个不大的小城,那个时候落实政策,我们家得到了平反,同时给我分配了工作。毕业以后大家都愿意去能学手艺的地方,那时我也没有多少目标和志向。

到现在我也经常在各种场合对职工们讲,你们不要有那么远大但是缥缈的志向,应该多想想今年怎么过?这是大目标,接下来,这个月怎么过?这个星期怎么过?今天进了单位的门,想想我该做什么工作?什么工作需要我完善?走的时候想想我今天的工作是不是完成了……

我特别赞成和认可于丹教授说的“活在当下”。你把每一天都过得满意、满足,那就是为你的人生在积累最宝贵的财富。

在百货公司工作的那段日子,当时的想法就是把工作做好。我做到了,而且很出色。计划经济时代,现在的“90后”们想象不到,那个时候买什么商品都要用“票”。当时这“票”比钱还重要,衣食住行,可以说没“票”寸步难行。

我担任的是百货商店仓库的管理员,负责统购、统销商品。我是管理什么的呢——文化用品、钟表手表、锅碗、自行车这些“大百货”。要知道,那个时候像自行车这类商品没点“门路”根本买不到。那些商品加起来有2700多种,正巧赶上学习劳模张秉贵“一把抓”的爱岗服务精神,我就认真把这些商品的所有货号及具体分类全部记了下来。年轻人记忆力好,精力也旺盛,干活儿娴熟,表现得确实比较出色。到现在,我还记得我第一笔工资是21元5角7分。

但毕竟我那时还年轻,也有淘气的时候,我曾经捅过“大娄子”。年轻人对新事物有一种“冲动”,胆子也大。当时给我们发货的上级百货单位每次都是开着解放“大挂斗”车来,我正好对汽车特别感兴趣。

卸货的时候一般都是司机师傅挪车。有一次车离仓库门还有一段距离,我就想让车离近点,但车搁着司机找不到了。我就上了车,那时候没有钥匙,我脚一踩就把汽车发动了,没想到第一次开车走了七八米的路,我挪的位置特别准,然后就是高高兴兴地卸货。我心想我开车没问题啊,接着趁人家不注意又把车开走了,准备“加速前进”,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我把仓库的一个门给撞了。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