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李博生:“玉人合一”的琢玉大师(2)
2020-03-25 21:17 千龙网

“小侍女”让名师刮目相看

既然选择了留下,人就踏实多了。我开始进入到每天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到半年,我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或者叫产品,这是件“小侍女”。

这件作品谈不上美,就是个直直的棍子人。但就这样,也让我在师傅们的眼里觉得这个小伙子行,和同来的人不一样。

很有意思的是,那时候收徒弟都不是直接面对面地谈,老师傅会把自己收徒弟的心愿写在他看好的人做的活儿上。写在我做的活儿上的大概有四五位师傅的留言,其中不乏当时很有名气的老艺人。

我的第一位师傅是何荣,他是我入行的启蒙老师。何荣最擅长的是“观音”、“侍女”、“小孩儿”,他的这些作品是相当漂亮的。在他的教导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如何勾线,如何画侍女、画观音、画小孩儿。学会了玉件的设计、用料等,总之在他身边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收获颇丰。

恩师“小诸葛”王树森

何荣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承上启下的一代治玉人,玉器行业里公认的“四大怪杰”之一。说他怪,是因为他从来不亲手做玉,但他在料上画的活儿非常精彩(他是“了作的”)。

后来,因为组建北京市工艺美术厂把他从玉器厂调走了。何荣师傅很想带我一起走,但被我婉言谢绝了。因为我认为工艺美术厂还有漆器、景泰蓝、牙雕等行业在里面,不是专业的做玉单位。

何荣师傅走后不久,王树森老艺人来找我。叫他“老艺人”,其实他那时候并不老,他是“四大怪杰”中的另一怪,人称“小诸葛”,在玉器行里流传着很多他的故事和传说,都提到了他的绝顶聪明。

王树森指导李博生

王树森指导李博生

在王树森收我为徒的过程中,有几件事也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至今想来确实是高深莫测。

有一天,王树森来找我。他一拍我肩膀,对我说:“博生你来。”他把我叫到了楼道里,很认真地对我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说完转身就走了。

我当时就愣在了那里,不知其所云为何物,但我知道他这一番话是有所指,是为我指点迷津的。这段话我记了一辈子,并且用这句话激励我自己和我的学生、儿子,希望他们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又过了几天,王树森又把我叫到楼道里,对我说:“一块黄金埋在山一样的垃圾堆里面,有一天,天上打雷,一个闪电,点着了垃圾并把它烧尽了,这时候黄金就显露出来了。”说完了,他又转身离开了。

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陷入沉思,有如参禅悟道般。再后来,事情的发展就明朗多了。车间领导找我谈话,准备把我调到当时专为玉器厂制作参加重要展会的展品的十三组。这个组的组长就是王树森老艺人,也是我后来一生的师傅,我跟他签了师徒合同。

在调入十三组后,我正式成为王树森的徒弟。我和另外几个青年技术骨干被厂里的人称作王树森的“五虎将”。

到这时,我才有所领悟,我师傅王树森对待有天赋、有决心,能刻苦的年轻人的态度是非常慎重和有耐心的。他用狼的故事来鼓励我的进取心,用金子埋在垃圾里的故事提醒我要坚持,要不怕挫折。

记得王树森还说过一段“斩龙剑”的故事。说到精彩处,他摆的那个拔剑出鞘的姿势至今仍铭刻在我心里。

王树森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我非常崇敬他,怀念他。作为我的导师,他不只教会我做玉,而且教会我做人。他是治玉人中的佼佼者,一代宗师。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