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
在清华大学进修期间,钱美华参加过很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场地的改造,中南海怀仁堂的会场布置和环境美化等。钱美华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设计经验。其中,最让她难以忘怀的就是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1952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总理很重视这次会议,对会议的礼品亲自审查,郭沫若先生主持这项工作。郭沫若先生和梁思成先生是好朋友,他知道梁先生和林先生组织成立了工艺美术小组,就找到了他们。于是,在林先生的带领下,工艺美术小组承接了这一重大任务。
亚太礼品是按团长、团员和男女性别不同来分别设计的。最大件是景泰蓝台灯,赠送男性团长的台灯是常莎娜设计的,赠送给女性团长的台灯则是由钱美华设计的。另外,钱美华还和常莎娜、孙君莲共同设计了友谊丝巾、花丝和平鸽胸针、金漆套盒等礼品。在林徽因先生的建议下,她们又为女团员制作了使用金丝线为原料,用平金法绣上和平鸽图案的丝绸背心。
这些礼品结合了工艺美术小组所取得的新图案设计的成果,所用图案既反映出了中国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又表现出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受到了各国代表的喜爱。
几十件工艺礼品在北京饭店南大厅展示。郭沫若先生来参观时也很满意。称这批礼品是新中国第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礼品。
工艺美术抢救小组钱美华(左)、孙君莲(中)、常沙娜(右)在清华校园中
因为率领清华工艺美术小组为世界和平会议献上了新中国第一批国礼,并且工艺美术小组取得了挽救景泰蓝工艺等诸多成果,林徽因先生受邀出席了1954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文代会。钱美华也因为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份国礼,于1955年被批准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被邀请参加1959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但因病未能出席。
受到恩师林徽因的青睐
钱美华在清华大学进修期间,和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大师的学识和思想境界影响了钱美华的整个人生。
钱美华原来学习的纺织印染属于平面设计,而工艺美术则属于立体设计。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整体造型能力,梁先生经常带学生们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学习。
当时清华大学地处西郊,远离市中心,交通并不便利。两位先生的身体都不好,便自备了从国外带回来的小汽车。为了方便学生们去故宫,梁先生亲自当司机带她们去。
钱美华工作后,梁先生为了让她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跟沈从文先生打了招呼,让他多关照自己的学生,为自己的学生提供帮助。
钱美华与沈从文先生在一起
在沈先生的帮助下,钱美华得以经常到当时还未对外开放的故宫临摹。她也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经常一去就是一整天。有几次晚上忘了出来,还被不知情的工作人员锁在了屋子里。在故宫临摹时,她总是废寝忘食,常常是一天都不吃饭,水也喝不上几口。夏天还好说,冬天馆里很冷,她的一个手指都被冻伤了,关节肿得老大。就这样,钱美华积累了丰富的图案材料,为她后来对景泰蓝的创新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清华大学进行了院系设置调整,工艺美术小组解散了。常沙娜被调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孙君莲被调到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梁先生非常关心学生们的发展,他曾想把钱美华也调到中央美术学院。钱美华也曾被选派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组织的民间采风小组,和美院的老师一起到苏、杭等地收集民间丝棉织物、蜡染等图案,采风数月。但钱美华始终牢记两位先生挽救景泰蓝、发展景泰蓝的心愿,坚持从事景泰蓝的设计制作工作。就这样,1953年钱美华回到了北京特艺出口公司景泰蓝实验厂。1958年工贸分开后,钱美华被调到了北京市珐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