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杨士惠:写入《毛选》第五卷的老艺人(6)
2020-03-25 21:02 千龙网

从来不把自己当大师

父亲虽然是牙雕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大师级人物,但他从来没把自己当过艺术家。他在工作上踏实肯干,一直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父亲从不给自己“戴高帽”,对于国家和公司给予他的荣誉虽然接受,但并不看重。他常常教育我们这些子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要像他一样,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利益,我们首先是公家的人,要服务人民,奉献自己。他常常说自己就是一个手艺人,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事。

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的时候,父亲担任的是副所长的职务,所里给他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可父亲却说,他这一辈子都是在案子上搞牙雕的,不能离开案子做活,坚持不坐在办公室工作。我们家那时候住在东直门,研究所在龙潭湖,按说以父亲的职位应该坐上小汽车了,可父亲一直都是骑自行车上班下班,不搞特殊化。20世纪50年代,父亲是北京特艺行业的标杆,拿的是北京工美行业里最高的工资——250块钱一个月。工美行业里再没有人比他挣得更多了,可他压根就没觉得这是他应该得的,在单位里也一直向上级反映要求减工资。他说我们家的孩子都已经出来工作了,经济上没有困难,国家没必要给他这么多工资。就这样坚持要求把自己的工资调到和另外一位老艺人一样,他心里也就觉得好受多了。按现在的眼光看,他这种行为让人非常不能理解,谁都愿意多挣点钱不是?可他觉得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搞牙雕的手艺人,没做出过什么突出的成绩,没有理由接受国家这么高的工资。既然拿了高工资,父亲就认为他应该干得比别人多才抵得上这么多工资。别人一个星期做出来的活,他要求自己两天就完成。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一个星期能干一笸箩活。父亲做活特别快,你要在旁边看着就感觉特别有压迫感。很多人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就是因为他从来不把自己当大师看待,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做活,争取搞好自己的牙雕创作,很少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父亲已经在牙雕界有很大的名气,也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一直没停止牙雕创作。为了追求牙雕艺术的“雅气”,父亲常到户外写生,去外地体验生活。他参观一处景点就收集一处的资料,还常常描摹名画、名建筑。他常说,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为了走自己的路,多看艺术大家的作品才能在自己作品里添加艺术气息,不能总像过去手艺人一样做粗活。父亲不是一个躺在光荣簿上的人,他认为他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自己应尽的责任,都是为国家在办事。

“文革”后,父亲的身体不大好了,但还是回到研究所继续搞牙雕创作。精神好的时候多做点,精神头差时就少做点。父亲一生没有退休,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刻。去世前他还在准备《十八学士》的创作。

我现在还保留着《十八学士》的设计画稿。父亲希望通过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邀“十八学士”讨论政事、典籍,借古喻今,表达对国家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盛世的赞颂。可惜因为病体的拖累,他生前没能完成这件作品,不得不留下了遗憾。

父亲在世时常说一句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许你不做,不许你不会做。做手艺活,要么不去碰它,你要是做上了,就得好好做,不能半途而废。这句话虽然很朴实,但却寄托了父亲对我们这些孩子的希望。他常说技不压身,多学无害,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学习,不能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松懈,从来不要高看自己,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手艺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未标题-118

杨士惠的设计手稿

口述人:杨秀玲(杨士惠之女)

高看艺术,小看金钱

北京工美行业聚集了一大批很有名气的老艺人,他们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内的水平也是领先的。父亲作为牙雕界的领头人,名气也越来越大,渐渐地也开始有外面的厂子请他去做活。但是父亲特别犟,从来没答应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觉得踏踏实实的比什么都强。曾经广州有一个象牙厂想让他做监制,也不用去广州工作,每年还给父亲照发工资。我父亲当时是这么说的:我是公司的人,你们去找公司说这个事,如果公司同意我去,我就同意。我是公家的人,不能我自己想干吗就干吗。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父亲对北京工美行业的感情很深。我们家是老北京,他一辈子都在北京工作,舍不得离开北京工艺美术行业。

香港也有人来找过他,而且工资比内地多了不少,可父亲照样拒绝了。他自己想得很清楚,那时候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是资本主义环境,当地的贫富差距很大。内地虽然经济落后,但政府和国家一直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这比什么都强。

对于找上门来向他请教的人,他特别欢迎,耐心讲解。但是,只要有人带着礼物求他办事,这事就肯定办不成了。因为父亲特别耿直,从不贪图小恩小惠。所以,一直也不同意我们兄弟姐妹在外面接私活。当时,在单位里这种风气的确比较严重,可他始终认为,只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就行,这比挣钱更重要。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