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殷秀云:雕漆技艺代表性大师(4)
2020-04-01 19:13 千龙网

为台湾高雄妙崇寺设计大壁画

1980年,北京市工艺美术厂实行改革,雕漆车间改制为北京市工艺美术厂旗下的自主经营实体—北京艺苑雕漆厂。我是技术科长,主要负责管理、指导并参加作品的设计制作。

这一时期,我完成的主要作品有:《国色天香大瓶》《红楼梦人物大瓶》《八仙过海人物六扇屏风》《六才女人物六扇屏风》等。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艺品外贸出口锐减,雕漆厂关闭停产,工作人员都被合并到其他车间。我被分到了景泰蓝工艺品设计室,做景泰蓝壁画设计。

因为没办法从事我喜爱的雕漆工艺,三年后,也就是1993年,我选择了退休。

退休后,我并没有离开雕漆行业,而是去了一家从事雕漆加工的乡镇企业,这里的厂长邀请我做雕漆的设计和工艺指导。

虽然厂子离我住的地方非常远,要倒5趟公交车,3个多小时才能到,但是我还是想继续做我喜爱的雕漆。

我在厂里继续我的创作,同时也教工人雕刻技法,做设计、开发新产品。虽然厂子条件艰苦,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出了一批雕漆优秀作品。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值得珍惜。在1990年至1993年间,我曾被分配到景泰蓝壁画组做设计的这段经历,让我熟悉了景泰蓝工艺技巧,以及壁画设计的特殊要求。

1998年,我受台湾省高雄县清凉山妙崇寺主持的邀请,为该寺庙创作设计了大型佛教题材的景泰蓝壁画,总面积有600多平方米。

这些壁画题材多样,有大雄宝殿内的《华严经》《五方佛》《西方三圣》《五百罗汉》;观音殿内壁画《观音净土》《无量光佛净土》《遍知菩萨会》《弥勒净土》等十几幅。这些画最高的12米,最矮的4.2米,最宽的17米,最窄的3.5米,规格不尽相同。

当时的设计条件有限,可以利用的画板仅仅是一面宽3.5米, 高2 . 7 米的墙壁。也就是说,所有的空间布局都需要靠想象来完成,整个工作的难度非常大。

2000年,我母亲去世。我觉得自己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尽心照顾母亲,内心愧疚不安,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中,我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整整一年时间,我才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开始设计工作。直到2005年,设计工作才全部完成,前后用了8年时间。

在这8年的时间里,画初稿的高丽纸用了800多张,描图纸用了10多卷。当所有的图稿完成后,我找到一个大的场地,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呈现的是一个恢宏的佛教世界。

我通过用头脑组织的构图、比例、透视关系,竟然基本准确。我想,这和我多年来从事人物群像式的雕漆创作是分不开的。这些作品得到了同行业老师、领导和台湾佛教界的赞誉。

11-6

《五百罗汉》局部设计稿

里程碑的作品《鼎盛中华》

2007年底,北京工美集团为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决定采用北京工艺美术“四大名旦”的技艺,邀请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参与创作四件工艺美术珍品。我有幸受邀参与了雕漆大鼎《鼎盛中华》的设计和制作任务。

对于这件雕漆重器,北京工美集团的领导提出了最初的创意要求:一要体现工美特色,二要文化底蕴深厚,三要独具匠心,同时也要与建国六十周年这一命题完美结合。

11-7

雕漆大鼎《鼎盛中华》

按照这个主题和要求,在郭鸣总工艺师的组织和带领下,组建了项目组。同时邀请工艺美术行业的十几位专家、教授组成了专家组,其中有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曹静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清华美院的张锠教授,还有我的恩师唐克美等。

专家组对项目组提出的十几套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其中对于雕漆用鼎作为载体的方案,有的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在项目组的坚持下,最终确定以“鼎”为载体进行设计创作。

《鼎盛中华》的造型选用《司母戊方鼎》为原型。《司母戊方鼎》形制雄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世界出土青铜器之冠”,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也是诚信和权威的象征,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大庆里程碑式的特殊历史意义。

设计方案确定以后,总工艺师郭鸣就带领着技术中心设计师贾亦显等相关人员和我一起对主体方案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又听取和吸收了大师们的意见,最后确定了大鼎的尺寸、主题图案以及辅助纹样。

鼎的正面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为主图进行再创作。背面是题为“中华赋”的文字,文字下部是长城图案。侧面分别为长江三峡与黄河壶口瀑布。主题图案的四周纹样以国花牡丹与和平鸽为主,并在耳子、足以及底部装饰以龙、虎、祥云、四灵神等图案。整体的设计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歌颂、赞美伟大的祖国。

真正开始雕刻以后,我才感觉到制作这件作品太难了。传统的雕漆都是俯身雕刻,而这件大鼎是立体造型,纹样繁多,且体积过大,雕刻过程中也不能翻转,我就只能带领工艺师站着雕,甚至躺在鼎下,仰头雕。而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开国大典的伟人像,雕刻难度更是超乎想象。一方面,雕漆和象牙、玉雕不同,人物“开脸”可以用工具一点点琢磨,不合适的地方可以修改变化,但是雕漆是用刀,在漆层上剔出形象,稍有不慎就无法补救,一刀有误,满盘皆输;另一方面,在工艺美术界,人物的刻画自古就是雕漆中的难点,领袖的人物形象人人熟知,有一点儿不像,就前功尽弃了。而且由于原作《开国大典》是用油画的表现方式,人物形象的边缘并不清晰,要想雕刻,首先得对原作进行一次“再设计”,而且还要忠于原作。同时,画面中人物众多,大小不一,所以雕刻时不能有一点差错,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思考良久,为了确保雕刻效果,我先用橡皮泥做出浮雕的头像小样,再在小漆板上进行雕刻,并对雕刻的工具和技法做了一些创新。经过多次尝试后才获得成功,并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大家都觉得和原作几乎没有差别。

这件雕漆大鼎《鼎盛中华》,经过十几道复杂的工序,历时一年零十个月,终于制作完成。随后,在2009年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特等奖,同时被北京市政府授予艺术珍品奖。这件雕漆作品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