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赵俊祺:最早创建北京工艺美术合作社的人(3)
2020-03-24 16:14 千龙网

跟故宫博物院借藏品

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要提高工艺美术品的水平,你们自己可以设定机构,开办学院。为此,我们组建了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同年9月,我们将位于东裱褙胡同的,原属供销总社的牙刷厂接收过来,组建了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潘秉衡、杨士惠、毕尚斌、郎绍安等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吴品石、张大盈,冷兆凯等美术界干部加入后,工艺美术研究所算是成立起来了。

当时,工艺美术研究所要开发新的工艺美术作品,但苦于研究资料太少,于是临时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要来一批资料,但仍旧是杯水车薪。后来,我向故宫博物院的吴仲超院长反映了这个问题。我跟吴院长商量,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里如果有重复的东西,能不能给我们借用一些。吴院长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欣然同意了。研究所的缂丝屏风就是从故宫藏品中选出来的。

仅仅这些还是不够,我又找到当时外交部的总务司司长翟荫棠。他专门负责挑选领导人出国的礼品。有些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工艺品没有作为礼品送出去,就积压在他那儿了。我找他商量,干脆把那些做工精细的工艺品让给我们,我们可以拿去让师傅们做参考。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我们从外交部运来好些大条案、大桌子,雕工都极其精细。可惜的是后来这批珍贵的藏品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被处理掉了,现在已经不在咱们工艺美术研究所了。

让大师施展才艺

碧玉《待月西厢》

碧玉《待月西厢》

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工艺美术大师在原来的岗位上都是有生产定额的,致使他们不能完全专注于创作。现在有了研究所,工艺美术大师们才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中,有了一处安静的创作环境,使他们有条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成立是对工艺美术行业的集中保护,为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譬如玉雕研究室,我们在潘秉衡手下配备了两位助手,向他拜师学艺,同时照顾他的生活。两位助手下面又分别配了两个徒弟,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学习,力求最后将技艺完整地传承延续下来。

研究所的成立也更好地发挥了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现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里有一件馆藏玉雕作品《待月西厢》,就是潘秉衡在研究所时创作的。

这是有一次,潘秉衡从废料堆里淘到一块三角形的碧玉“废料”。他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根据《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诗句,利用这块“废料”设计制作出了精妙绝伦的玉雕作品。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