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十五年的感悟
2013年,为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组织协调作用, 由北京工美集团董事长李节同志兼任行业协会会长,我担任常务副会长、朱洪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经过集团领导研究,决定将行业协会、联合企业集团、工美学会三家联合起来,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我们在李节会长领导下,接手开展了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集团的工作。在联合企业集团组建初期82家企业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到2014年,联合企业集团壮大发展到了200多家,基本涵盖了北京地区的工艺美术企业。
2013年8月19日,李进华(左二)参加北京工美联合企业七大专业集团成立大会
原本松散的同行业企业集中在一起,大家抛开竞争、误会,互相交流融合,抱团发展,工美一家人的理念进一步得到贯彻,行业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昌盛,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化的繁荣。我在行业协会的15年,亲身经历了北京工美行业由生存危机,走向繁荣发展壮大,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我在行业协会工作的这15年,行业协会多次被国家、北京市有关部门评为优秀社会组织。我和朱洪还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杰出贡献奖”,被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集团、北京工艺美术学会授予“北京工艺美术行业杰出贡献奖”。
对于荣誉,我只想说:谢天!谢地!谢人!
谢天,是我们赶上了行业由最低谷反弹发展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取得显著成绩的基本经验。
谢地,是我们站在了北京这块非常适合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风水宝地。北京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名师众多、工艺卓绝,有深厚的基础和人文环境,必然会有大的市场需求。
谢人,是我这15年的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离不开行业内同仁的支持与帮助,离不开同事们的无私奉献,正因为如此,协会工作才有了各种成绩和荣誉。
让我难忘的是北京市的历任领导,对工艺美术的关心。市委、市政府领导曾先后四次视察企业,并接见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这四次视察和接见,对整个行业振奋精神、树立形象、形成凝聚力和持续快速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还应该说明的,是朱洪同志对行业协会的贡献,还有刘秀英、李苍彦、王琪、王启文、赵怀亲、陈国辉等同志,他们也为协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有了很多这样的好同志、好帮手,协会工作才有了各种成绩和荣誉。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首我在行业协会这15年的经历,感慨万千。静下来想想,有四点感悟:
一是“有为才能有位”。当年组织安排我组建行业协会的时候, 我已经是快退休的年龄了,完全可以平平稳稳地混几年日子退休就行了,但是我没有那样。我觉得,人总得干点事情,只有干事情,才会有你的位置。
二是“有‘权’才能有威”。权威权威,手里没有权,哪里来的威信?空手说不行,搞《办法》、筹“基金”,使协会有“权”。但是,一定要时刻谨记,手里的权力是用来干事业的。
三是“有情才能有信”。只有把全部的感情投在这个行业里面,这个行业才能信服你。我为什么在协会干到70岁了,大家还在挽留我?就是因为我把我的全部感情都投在行业工作上了,才赢得大家的信服。
四是“有绩才能有誉”。一个人只有做出了成绩,才会自然而然的得到荣誉。
李进华(中)与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