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李进华:倾注全力创建协会的人
2020-03-28 21:29 千龙网

4-1、李进华

李进华

作者小传

李进华,中国共产党党员,1945年5月出生于北京。1962年初中毕业后在北京房山县务农。1964年10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从北京市团市委调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先后担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经理办公室主任,总公司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1998年任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负责筹备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2000年9月25日,行业协会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李进华担任会长。2013起担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进华在管理和领导岗位上,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责任心强,积极配合北京市有关部门起草《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草案。该草案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颁布实施,为北京工美行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李进华先后组织了5次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推荐了两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两届亚太工艺美术大师,组织恢复北京市工艺美术展,参加了7次北京市文博会展览以及多次国内外工艺美术展,强化了北京工美行业的品牌效应。

在李进华的领导下,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被批准为北京工业经济行业“二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协会与各高校联合,在北京市建立了涵盖高职、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各层级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体系; 组织建立了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协助组建了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集团,实现北京工美行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由于贡献突出,李进华2014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杰出贡献奖”,被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集团、北京工艺美术学会授予“北京工艺美术行业杰出贡献奖”。

受命组建行业协会

我是1945年5月出生,1964年参加工作的,1981年12月,我从北京团市委,调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工作。

1999年,我奉命组织筹建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一直到2014年12月,我从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岗位卸任,前后十五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北京的传统工艺美术,包括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宫廷艺术和绚丽多彩的民间工艺两大部分,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名师众多、工艺卓绝而享誉中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工艺美术曾为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对世界的友好往来、首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由于各种原因,北京工艺美术全行业的体制,一时不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生产规模急速萎缩。

2001年,北京真正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生产的企业不足50家,绝大部分企业为了维持生计,经营基本上向三产、服务业、物业等方面转移。这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5.57亿元,下降到3.2亿元,由占全国总产值的9.58%,下降到占全国总产值的0.44%。

行业内骨干企业宣布破产的有7家,其中有政府培养多年的,北京市对外工作的宣传窗口,全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综合类企业——北京市工艺美术工厂、北京花丝镶嵌厂、北京首饰厂、北京绢花厂等。

与此同时,工艺美术人才面临着断档的危险。由于企业效益低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下岗,后继乏人。当时30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不足10%,有的企业已经没有年轻人。全行业2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都超过了60岁,绝大多数已经退休。真正具有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创作能力的已不足千人。

而随着人才的断档,传统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绝大部分身怀绝技的工艺大师和高级技术人才都年事已高、甚至去世,“人亡艺绝”,没有专门的人员和手段在大师健在之时收集、保留、整理技艺资料。

工艺美术的品种也随之面临着消失。历史流传下来近60个门类, 上千个品种,上万个花色,经调查,宫廷艺术中濒临失传门类17个; 民间艺术已经失传15个,濒临失传的门类有10个。

正是在行业处于艰难的背景下,北京市经委要求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牵头组建行业协会。

我当时任总公司副总经理。工美集团总公司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和当时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朱洪,一起筹备组建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对于组建行业协会,我们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干,而且当时总公司能够给我们的支持,也只有两间办公室、一辆旧车,一共给拨款20万元,还算是投资,要两年内收回报。

当时,我已经55岁,朱洪也快50岁了,再过几年我们就可以平稳退休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维持现状,混到退休;另外就是踏踏实实干事,真正把协会干出个样儿来。我和朱洪选择了更加艰难的第二条路。

协会创办伊始,我和朱洪因陋就简,现从总公司找来别人不用的电脑,收集过期的便笺纸,找来一台老式单门冰箱,请电工修理好凑合着用,还从自己家搬来了微波炉和电话机。

就这样,我们凭着对工艺美术行业的热爱,临危受命,白手起家,在协会一干就是15年。

这15年,从筹备之初,到最后在行业大会上一起鞠躬卸任,我们一天都没分开过,成就了“朱李不分”的黄金搭档。

《保护办法》修改近40次获颁布

成立工美协会的初衷,是进入市场经济后,要把这个行业统起来。

但怎么统呢?我们并没经验,但有一条我是清楚的,那就是协会要想干事,首先要有政策的支持。

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成立行业协会需要有3~5家的发起单位。我和朱洪先后拜访了北京市乡镇企业局和北京城市发展合作总社,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于是我们三家一起,向当时的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作了请示,获得了北京市经委的同意。

我和朱洪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工作,我跑发起单位,他跑行业协会的注册。

北京市经委行业管理办公室很支持我们,给我们专门发了文件, 明确表示我们的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展览、展销、培训等活动,这对各企业入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我们就拿着北京市经委的文件,利用各种机会和平台,不厌其烦地宣传市里对工艺美术行业的重视,动员大家入会。经过我们一家一家地做动员,当时工美总公司已经下放属地的37家企业,纷纷表态,支持行业协会的成立。

就这样,在北京市经委、北京市行业管理办公室和各企业的支持下,由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北京市乡镇企业局、北京城市发展合作总社三家,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并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为正式的一级社团组织。

2000年9月25日,北京工美行业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从这届大会开始,我正式担任北京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朱洪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协会成立之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研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1997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我们了解到,当时全国有的省市落实国务院精神,制定颁发了相应的保护条例。为此,我们想到北京也应该有这样一个保护性法规。

我在向北京市经委汇报工作时,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当时的市经委领导,注意到北京工美行业出现的危机状况,非常支持我这个想法。

于是,由当时的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周继东牵头,法规处处长孔繁荣,还有市经委法规处处长胡蕴刚、杨春雪和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兰青和我们共同起草了《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以下简称《保护办法》)。

应该说,这些同志虽然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他们对工艺美术行业并不了解。我和朱洪不断地向大家介绍行业的各种情况,争取把对行业发展有利的建议写进《保护办法》。这部《保护办法》先后修改了近40稿。为了使《保护办法》能够顺利审批通过,我借一次展览会的机会,向当时的中国轻工部部长陈士能做了汇报。

陈部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后来,在当时的北京市市长组织的座谈会上,陈部长谈了对北京工美行业协会起草《保护办法》的意见,引起了市领导对工美行业的关心和重视。

经过反复酝酿,《保护办法》经2002年7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五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公布,自2002年9月10日起施行。

《保护办法》的颁布,在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北京工艺美术行业有了“保护条例”。

4-2

2012年,李进华(主席台左一)参加《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颁布十周年总结大会

《保护办法》是北京市政府为北京工美行业制定的第一部法规, 对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保护、市场开拓、产业发展方向、工艺美术大师和珍品的认定、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职能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是后来全行业得以繁荣壮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