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发“三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对旅游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针对旅游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我们结合工美的实际情况,力求在产品创意、概念设计上,结合北京旅游景点特色,开发带有北京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对总公司的技术部门,我一直强调要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找到创新点,以求生存与发展。
我和总公司技术部门的同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组织企业大师和总工,利用参加全国旅游品交易会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参与市场调查。我们先后到山西省、云南省、浙江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东北三省等地考察和交流,了解到旅游品市场发展现状,增强了企业开发产品的信心。
1997年,张淑荣(左三)参加全国春季旅游品、工艺品交易会
我们一边考察,一边鼓励企业总工和技术人员,直接与客户见面,不少总工亲自同客户谈判,听取客户意见,了解市场动态,不仅增加订货量,还现场宣传了大师与企业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到山西五台山考察后,北京料器厂开发出了新型琉璃产品;到云南考察后,北京珐琅厂结合云南风情,开发出云贵风情的景泰蓝产品,并推向了市场。
为了解社会对礼品的需求,我们立项进行了礼品市场调研的软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由北京工艺美校金罗盘设计所承担,于1998年底完成。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世纪之交”“五十年国庆”“澳门回归”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和庆典中,都离不开礼品,这对于工艺美术行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自1998年以来,总公司的技术部门在组织设计时,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大庆”“澳门回归”“世纪之交”为主题,力求从产品创意、制作中,体现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特色,大胆创新设计。
我们通过大量培训、市场考察、国内外专家启迪与交流考察,从五个方面开展设计,共设计与制作出172种产品。
北京珐琅厂的大师与设计人员本着紧跟时代、贴近生活、表达感情的设计宗旨,大胆创新,设计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产品,共开发34种,其中有2项获“1999优秀工业设计大奖赛”银奖。
北京礼花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大庆”“澳门回归”夜晚庆典焰火晚会,开发出50多种新花色,打出了3万多发礼花弹,花形绚丽多彩,企业也因此有了知名度,产品出口日本等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白孔雀艺术世界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找机遇,推出了“铸中华宝鼎,迎五十年国庆”活动,自行设计的宝鼎礼品,象征国家尊严与鼎盛,并经编号限量生产50尊,配有精美木座与证书,具有艺术和收藏价值。这些礼品推向社会后,非常受欢迎,很快销出40多尊,其中一尊还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我们通过对市政府与大公司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到具有北京特色的多档次团体礼品十分缺乏。于是在企业系统内,对全体设计人员和企业领导进行了动员,并与市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和交流,组织设计人员和专家参观市政府礼品展室,及有关礼品展,启发设计人员思路。
同时,我们还提出设计200元以下、300~500元、千元左右几个档次特色礼品。企业积极响应,组织设计了200多张图纸,组织了专家评审组进行审议,选出50多种设计方案由企业进行试制。
总公司于1999年7月,举办了“新产品、工艺礼品展示订货会”,展出300多件产品,其中包括北京景观系列、民俗系列、北京文化系列、公司级礼品系列、佛系列等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在工艺上汇集了景泰蓝、金属压铸、花丝、漆艺、雕漆、丝绫堆绣等工艺,并有所创新,在设计风格上有所突破,大胆创新,做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产品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与精髓,受到上级领导与消费者的欢迎,故宫博物院、徐悲鸿博物馆等单位均有业务洽谈与订货。
1997年,北京市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征求各总公司的意见。我向市政府递交了“关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扶植企业的建议”,并几次向市经委反映意见,希望市里重视汽车内饰件在北京配套生产,为企业争取一席之地。
参与国家首饰质检标准的制定
我在总公司主管技术和质量工作期间,和总公司下属的北京市首饰质量监督检验站的联系比较多。
虽然他们开始只有8个人,工作场地、实验室也非常局促,但他们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检测质量值得信赖。1991年,经国家轻工业局批准,授予了“国家轻工业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1995年又经过多方努力,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授予了“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于我在工美总公司分管质量工作,所以参与了筹备及审定“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过程的工作。
后来,工美总公司的领导在企业调整中,感觉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地方小,人员不足,对今后发展不利,经过研究,把首饰站和北京首饰研究所合并为一体。
这个调整是成功的,既为首饰监督检验中心扩大了检测场地,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解决了首饰研究所的困境。
由于他们不懈地工作,扩大业务范围,用自收自支的经费购置了不少高精检测设备,同时聘请了专家,招收珠宝专业大学生,从贵金属首饰测检,发展到可以进行珠宝首饰检测。
我在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工作期间,跟他们联系较多,不但帮助他们解决和协调了很多业务工作,而且在《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工种的职业鉴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制定中,出谋划策,与专家共同协作,可以说,为首饰行业的质量检测和未来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2004年,张淑荣(左一)参加轻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授牌仪式
后来,我作为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技术顾问,直接参加了国家首饰标准制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