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铁北京局开展的“发现最美铁路”活动,让这列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生活的6437/8次慢火车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它穿隧跨河,连接城乡,无疑不是一条动人的风景。
它是联通内外的“致富车”,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在京原线上,这趟“慢火车”已成为沿线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票价低廉、站站停靠,方便村民外出务工、销售农特产品、求医问药、外出求学。据统计,奇峰塔村在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时,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而通过铁路帮扶和村民自身的努力,2020年已跃升至6000元。这背后,离不开慢火车带来的出行便利与发展机遇。
“大筐队”是这趟车上常见的风景。村民们肩挑背扛,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运往城市售卖,车厢里摆满的不只是农产品,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像张雪茹这样的学子,则搭乘这趟列车奔赴考场、追逐梦想。她的母亲说:“希望她也能坐着这趟车去北京上大学。”慢火车,就这样载着希望,穿行在太行山的晨昏之间。
它是传递希望的“接力车”,见证了铁路扶贫的智慧与担当。北京局集团公司的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精准施策、久久为功。2016年,张明作为第一批驻奇峰塔村的第一书记,带领村民修路打井、改善基础设施,写下“再苦再累,只要心中装着百姓,我就义无反顾”的誓言。2018年,张现民接棒,继续推动乡村旅游、就业帮扶。
铁路提供的就业帮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崔立柱、张乐乐、余超……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年,通过铁路招录进入北京西工务段、石家庄客运段等单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乐乐从搭乘“扶贫列车”的山区女孩,成长为值乘跨省列车的软席列车员,她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山里娃也是棒棒的。”这正是铁路从“输血”到“造血”的智慧体现。
它是承载梦想的“未来车”,联通了过去与未来的发展脉络。京原铁路本身是一条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线路。它修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由铁道兵用汗水与生命铸就,桥隧比高达33%,驿马岭隧道曾是全国最长铁路隧道。如今,这条昔日的战备铁路,已成为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更串联起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而今天,年轻一代铁路人正接过接力棒。在大涧站,北京局推进标准化建设,新宿舍、健身房、学习室一应俱全,年轻职工甚至“不愿调离”,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红色精神与青春力量在此交汇,延续着这条铁路的服务使命与时代价值。
“发现最美铁路”,美在风景,更美在情怀。京原线上的慢火车,不追求速度,却承载着最真实的民生;不张扬声势,却传递着最坚定的担当。用它绵延的轨道,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在这条路上,每一个站点、每一段故事,都在诉说着:铁路,始终与人民同行。(毕磊)
 
                            近日,国铁北京局开展的“发现最美铁路”活动,让这列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生活的6437/8次慢火车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它穿隧跨河,连接城乡,无疑不是一条动人的风景。
它是联通内外的“致富车”,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在京原线上,这趟“慢火车”已成为沿线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票价低廉、站站停靠,方便村民外出务工、销售农特产品、求医问药、外出求学。据统计,奇峰塔村在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时,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而通过铁路帮扶和村民自身的努力,2020年已跃升至6000元。这背后,离不开慢火车带来的出行便利与发展机遇。
“大筐队”是这趟车上常见的风景。村民们肩挑背扛,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运往城市售卖,车厢里摆满的不只是农产品,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像张雪茹这样的学子,则搭乘这趟列车奔赴考场、追逐梦想。她的母亲说:“希望她也能坐着这趟车去北京上大学。”慢火车,就这样载着希望,穿行在太行山的晨昏之间。
它是传递希望的“接力车”,见证了铁路扶贫的智慧与担当。北京局集团公司的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精准施策、久久为功。2016年,张明作为第一批驻奇峰塔村的第一书记,带领村民修路打井、改善基础设施,写下“再苦再累,只要心中装着百姓,我就义无反顾”的誓言。2018年,张现民接棒,继续推动乡村旅游、就业帮扶。
铁路提供的就业帮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崔立柱、张乐乐、余超……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年,通过铁路招录进入北京西工务段、石家庄客运段等单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乐乐从搭乘“扶贫列车”的山区女孩,成长为值乘跨省列车的软席列车员,她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山里娃也是棒棒的。”这正是铁路从“输血”到“造血”的智慧体现。
它是承载梦想的“未来车”,联通了过去与未来的发展脉络。京原铁路本身是一条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线路。它修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由铁道兵用汗水与生命铸就,桥隧比高达33%,驿马岭隧道曾是全国最长铁路隧道。如今,这条昔日的战备铁路,已成为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更串联起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而今天,年轻一代铁路人正接过接力棒。在大涧站,北京局推进标准化建设,新宿舍、健身房、学习室一应俱全,年轻职工甚至“不愿调离”,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红色精神与青春力量在此交汇,延续着这条铁路的服务使命与时代价值。
“发现最美铁路”,美在风景,更美在情怀。京原线上的慢火车,不追求速度,却承载着最真实的民生;不张扬声势,却传递着最坚定的担当。用它绵延的轨道,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在这条路上,每一个站点、每一段故事,都在诉说着:铁路,始终与人民同行。(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