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京西山水间上演非遗盛宴 千年技艺奏响乡村振兴新声

2025-07-21 11:08 千龙网

千龙网讯 盛夏的洪水峪村,层峦叠翠间鸟鸣与溪声交织。7月18日上午,“声动山河·技承古今”国家级非遗展演在此启幕,西城区与门头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同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共赴一场千年技艺与生态美学的约会。

图片3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清水镇洪水峪村

展演现场亮点纷呈。洪水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平与门头沟区两名中学生同台献艺,三名传承人以口技模拟现代军事场景震撼开场,唇齿间迸发的战机轰鸣,让山谷仿佛有钢铁雄鹰掠过;88岁口技宗师牛玉亮率弟子演绎《百鸟争鸣》,婉转啼鸣穿透林间薄雾,与自然天籁浑然交融;北京皮影剧团的《龟与鹤》用光影诠释自然哲思,仙鹤振翅与灵龟潜游的意象,恰是洪水峪生态之美的生动写照;何丹的梅花大鼓《七律·长征》则以传统曲韵为红色精神注入时代力量。

图片2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牛玉亮现场表演《百鸟争鸣》

图片1

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平带领小徒弟开场表演《大阅兵》

“这不仅是表演,更是构建‘山为骨、水为韵、声为魂’的活态博物馆。”西城区文保中心非遗科科长宋更新介绍,本次展演系统梳理2300年口技发展谱系,创新融合书画、皮影等元素,在山水实景中打造沉浸式美学空间。

清水镇党委副书记苏会会表示,口技扎根青山,既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探索“非遗活化+生态赋能+文化兴旅”新路径的实践。他特别提及,2023年在西城区文保中心支持下,清水豆腐、灵山山茶等6项本土技艺列入区级非遗名录,为乡村注入文化自信。

西城区文保中心副主任张华称,此次展演是两区对口协作的重要实践,通过“口技+书画+生态”融合模式,首次实现西城区国家级非遗口技、皮影戏及市级非遗梅花大鼓等项目集体进山展演。她提到,2023年经非遗传承人、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平牵线,文保中心和清水镇达成战略合作,为清水镇进一步发展注入文化动能,“要让非遗种子扎根京西沃土,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并现场邀请门头沟非遗项目走进西城交流。

展演落幕时,文化广场依旧热闹。张金旭的魔术《快乐十分》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张逵原创口技相声《听见洪水峪》幽默演绎山间声响,引来村民称赞“比手机短视频有意思”;江联营的《我是一个兵》重现军营号角,令退伍老兵动容鼓掌。观众纷纷表示:“这才是老百姓看得懂的高雅艺术!”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