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用青春化表达讲述扶贫故事 电影《天地之间》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1-04-06 16:00 千龙网

图片 2

4月2日,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予以政策指导的电影《天地之间》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以“脱贫攻坚故事的青春化表达”为主题,从叙事方式、影像表达、表演特点、人文内蕴等各个方面把脉电影《天地之间》的优长与不足,观点独到,亮点纷呈。

图片 5

电影《天地之间》剧照

该影片以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扶贫干部和感人故事为原型,突破了以往同类型电影的严肃风格和人物的既有荧幕形象,用“青春化”的表达,讲述了海归青年康明和青年农技专家彭晓雨在深度贫困村古树村的扶贫经历,故事平实感人,泪点与笑点交织,真实呈现了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展现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青春色彩。

图片 4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表示,电影《天地之间》用青春色彩、清新风格描摹脱贫攻坚这一严肃宏大主题,体现出向年轻观众审美靠拢的创作方向。影片富有清新的青春气息,同时也充满青年人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具备青春激情下崇高的精神力量。片中展现了积极向上的当代青年形象,并加入直播带货等时代元素,冲破了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俗套刻板的印象,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

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接萍说,电影《天地之间》取材精准扶贫,将青春励志融入脱贫攻坚大主题,将年轻干部的成长嵌入波涛壮丽的时代主题。既反映了脱贫攻坚对偏远落后乡村从物质到精神的翻天覆地的改造,宣誓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使命担当,也阐释了年轻一代只有把青春融入民族大业,把志向和国家意志高度统一,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我成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尹鸿指出,《天地之间》具有“时代报告”的电影特点,体现了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鲜明的时代主题。影片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两位青年人的故事,让青年人在扶贫中认识农村现实,在扶贫中校正人生位置。两位青年人的视角和成长,既使全片有了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青春气息,也使扶贫电影有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尹鸿表示,虽然影片在丰富性、厚重感上还有提升空间,但可以说是重大题材电影的一种有益探索。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表示,这部电影反映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强大动员能力,集中体现在青年一代用理想奋斗带领村民一起突破千百年来的生存困境。影片用饱满的激情塑造人物,看似平凡的故事,因真实而动人。影片塑造的银幕形象,因为宏大主题而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又因为接地气做到了真实饱满、有血有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饶曙光表示,作为一部扶贫攻坚题材的电影,《天地之间》在创新表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它是有观察、有思考、有内涵、有表达的一部影片。其中有很多对生活对扶贫过程的观察和思考,而且有较多的人物内涵、生活内涵、景观内涵的呈现,这些呈现是能够打动观众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电影两位主人公一男、一女,一洋、一土,且采取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在外在的反差之间两人造福当地百姓的精神情感世界又是相通的。作品以流畅自然的情节、节奏、细节与人物语言,细腻展现了两位脱贫干部的青春风采与平民英雄气质,在大美奉节的影像表达中更加凸显了地域人文风貌及其艺术魅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杂志社总编辑、电影《天地之间》总编剧文炜则表示,记录挖掘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是时代赋予电影人的使命担当。《天地之间》的创作过程是主创团队以艺术宣示家国情怀的自觉尝试。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在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而今迈步从头越之际,我们力图以《天地之间》的讲述,再度点亮观众的心灵。

据悉,电影《天地之间》现已入围第12届澳门国际电影节,计划4月15日举行影片首映式。出品方计划4月中旬将影片推向全国各地进行公映。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