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委员热议“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听听他们怎么说

2021-01-26 10:12 北京政协

来源标题:委员热议“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听听他们怎么说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不少委员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服务消费市场”、“完善文化消费新增长点”等话题建言献策。

程雁 特邀界委员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数字消费场景”。建议发挥北京市场广阔、创新创业动力强和香港服务业占比高、品牌经验丰富、消费基础好的优势,建设京港品牌大联盟,加强品牌移植,促进创业就业,推动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数字消费场景”,进一步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王锐 教育界委员

打造北京时尚消费新场景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需要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特质的时尚商业体系。建议合理规划、改造时尚商圈,使之成为具有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首选地。同时,依托北京的历史文化,以街区文商旅体融合为重点,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注入时尚元素,形成时尚消费新场景。

胡永芳 致公党界委员

激活京城夜间文化消费

北京夜经济活力亟待增强。在依托重点商圈和重点区域打造“夜北京”重要地标的基础上,可充分挖潜激活“文化辐射型”夜间经济,即鼓励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剧院、音乐厅等主体延长开放时间,架起白天与黑夜、文化与经济的桥梁,激活京城夜间文化消费。

姚劲波 科技界委员

为服务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生活服务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应以标准化、品牌化为重点,打造与首善之区相匹配的高质量生活服务品牌。一方面,更加注重产品与服务、生产与消费融合,用“北京智造”赋能“北京服务”,以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带动定制消费、智能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以社区便民为主线,统筹建设集教育、文体、医疗、养老、家政等于一体的生活服务综合体,打造一站式消费空间,为服务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张凌云 科技界委员

完善“互联网+文化”新消费生态体系

应积极创造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就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文化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应用,如5G、V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完善“互联网+文化”新消费生态体系。二是推动文化供给精品化。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着眼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着力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审美和艺术修养,提升文化产品品质。三是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让文化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北京政协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