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幕的展销会
北京市政协委员 金融时报社市场与品牌部业务主管、北京金时融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梁红秋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梁红秋,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扶贫故事是“永不落幕的展销会”。
2019年1月13号,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召开的部分界别联组会上,市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呼吁“以购代捐”促进消费扶贫,呼吁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丰富首都居民“菜篮子”结合的多赢局面。
与曲天军的呼吁相呼应的是,会场外,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落户丰台区草桥,并于1月22日试运营。自此,北京人又多了一个能够买到原生态优质特色产品的好地方。和田玉枣、青海牦牛肉干、洞庭湖鱼头等多种优质特色的产品在这里都能买到。
双创中心的所有产品都是由受援地区直供的,由于空间大、展区多,产品质量好、种类丰富,价格公道,这个365天“永不落幕的展销会”已经在周边三五公里内的企业和居民那里“挂上了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慕名前来看展采购。特别是在节假日,不少市民专程前来选购礼品。
然而,对于北京市对口帮扶的90个县而言,很多地区的企业并没有能力把产品送进北京市场。为此,2018年,在双创中心筹建期间,负责中心运营的首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和对口帮扶地区政府合作,采用“一家牵头多家入驻”的模式,由地方政府指定当地龙头企业牵头整合当地资源、产品和服务,以大小企业组团的形式进驻北京。
当年,首农供应链公司来到青海玉树调研,发现玉树当地的企业都还普遍处于小作坊阶段,找不到什么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当地产品进入北京市场。玉树州政府基于本地企业的状况,主动提出与首农供应链公司合作的诉求,直接在当地成立一家公司来整合本地资源、产品、服务,把本地特优产品带到北京消费市场。首农玉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首农集团双创中心总经理谷珊珊说,由于当地群众对消费扶贫模式很陌生,外派到当地的员工在与群众沟通时,对方常常表示不理解,再加上语言问题,交流不顺畅,被挂电话是常有的事。
为了打消当地百姓的疑虑,首农集团双创中心重点说服了一部分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地方优质产品进驻双创中心,让大家对这件事有了信心,解开心结,双创中心迎来了一批批整县的企业组团申报入驻。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双创中心的入驻企业从刚开业时的200余家发展到了300余家,上架产品也从2000种增加到了近4000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申报入驻的产品,双创中心有着严格的筛选机制。于很多企业而言,在地方市场上的随意行为都有可能为其自身带来巨大损失,甚至连累地方整个产业。因此,双创中心一边手把手指导企业如何进行产品包装、送检,一边帮企业建立规范的价格体系、分销体系、售后、法务等,帮助企业打造规范的区域市场。谷珊珊表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好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在北京市面上销售,赢得消费者满意,保证消费扶贫取得最大成效。
截至2020年1月,北京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已对接带贫益贫企业300余家,建立起了企业稳定持续的带贫益贫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直接或间接带动帮扶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7万余人增收脱贫,成为首都扶贫协作的重要平台和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消费扶贫基地。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