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海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广大科技人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科技人员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
“科技+产业扶贫”不仅是中国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完成脱贫攻坚艰巨任务的重要抓手。相较于其他扶贫模式,“科技+产业扶贫”具有创新性强、周期短、见效快、就业容纳能力强、脱贫不返贫等特点,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既能带动就业,又能实现科技落地,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作为政协科技委委员,科技帮扶体现了北京智慧。通过科研解决当地难题,通过科技促进产业落地,通过科普解决思想提升,通过培训解决人口就业,带动当地产业落地发展,以产业带动就业,增加税收,解决贫困问题。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秸秆处理,还田20%提升地力,回收80%进行工业开发。①黄贮饲料产业化:代替传统饲料和牧草,解决牛羊过冬时饲料短缺问题;②低密度基质产业化:用于高速公路护坡,代替水泥护坡。用于防风固沙和盐碱地改良:节约资源,节省水源,提高作业效率;③燃料基质块产业化:制成新型环保生物质燃料代替煤炭,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④秸秆板材开发:新型秸秆板材代替木质板材,实现生态保护,资源变废为宝,提升经济价值,利国利民;⑤秸秆废料肥料化:将秸秆下脚料和养殖业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制成肥料直接送给农户,农户以秸秆置换。设立“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基金”,生产出的肥料每吨提取30-50元利润作为帮扶基金,每年留存1000万元。
通过多元化发展,秸秆处理工业产业化每年可增加财政收入5000万元左右,解决500人以上就业,直接受益人口3000人,间接受益人口10万人以上。此外,秸秆工业化生产在破解“焚烧”困局的同时,实现了废弃物附加值提升,单吨秸秆可实现800-1000元左右利润。
二、模式创新确保脱贫不返贫
1、立足农业特点,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始终贯彻把发展“科技+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助推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
2、立足科研科技科普三结合,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大技术培训,提升技术理念,科学普及农业知识。通过“科技+产业扶贫”模式,利用科普技术手段,充分调动企业家、投资家、大学生、技术工人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集大家之力,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脱贫不返贫。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